近年来,山东畜牧兽医职业学院深入推进产教融合、校企合作,推进现代学徒制试点,建立了校企联合招生、联合培养、一体化育人长效机制,形成“双元育人 四段递进”人才培养模式。
健全校企“双元育人”体制机制
校企合作成立特色二级学院。学院与农牧龙头企业山东益生种畜禽股份有限公司、新希望六和集团有限公司、江苏益客食品集团股份有限公司等签署现代学徒制人才培养协议,分别合作成立职责明确、办学理念先进的特色二级学院。校企联合组建理事会,制定理事会章程,明确双方职责、权利、利益,校企共担人才培养成本,实现双主体办学。
实施“双元一体”招生招工。成立由校企双方领导、企业专家、学院教授、招生人员等共同参与的现代学徒制试点招生工作委员会,设立专门执行机构。双方共同制定校企联合招生招工工作方案,综合衡量区域生源质量和企业未来区域人才布局,共同研究制定年度招生计划和区域招生计划。企业组织实施以“招工+招生”为内容的动员宣传,主要侧重于企业、社区等社会生源组织动员;学院则主要面向高中、中职学校,组织开展侧重于应届毕业生源的组织动员。
健全现代学徒制制度体系。修(制)订校企合作管理办法、特色二级学院管理办法等,深化产教融合、校企合作;制订现代学徒制学分制和弹性学制管理办法、教学工作管理办法等,加强教学管理,规范教学过程;制订现代学徒制学徒(学生)管理办法,加强学生管理;制订现代学徒制双导师队伍建设实施办法,强化教师团队建设;制订现代学徒制人才培养质量监控实施方案、现代学徒制学生(学徒)考核与成绩评定办法、现代学徒制第三方评价办法等,加强质量监控与评价,形成依制度办学、依制度管理、依制度评价的现代学徒制管理体系。
创建“四段递进”人才培养模式
密切跟踪畜牧行业发展趋势,学院紧扣人才市场需求,根据人才成长规律和工作岗位实际需要,以专业人才培养目标为统领,以企业用人需求与岗位资格标准为导向,以学生(学徒)技能培养为核心,以学校和企业的深度参与、教师和师傅的亲身传授为支撑,构建“双元育人、工学结合、能力递进”人才培养模式。
第一阶段(第1学期)安排在学校,进行通识能力培养,主要进行基本文化素质教育和职业认知课程的学习,开展基本能力训练和职业认知实践,夯实学生的职业素养。
第二阶段(第2-3学期)安排在学校,进行专业基本能力培养,主要开展专业核心领域课程的学习与实践,实施基于工作过程的、教学做一体化的项目式教学与实训,对专业关键技能进行强化训练。
第三阶段(第4-5学期)安排在合作企业,进行岗位综合能力培养,以师傅带徒弟的方式,让学生以企业准员工的身份,直接参与生产过程;并按照企业各岗位的生产周期,各小组进行岗位轮训。如养禽与禽病防治方向学徒制学习,按养禽生产过程,重点安排在饲养管理、繁育、孵化、兽医化验、疫病防治等五个重点岗位,学生要完成这五个岗位的轮训,每个岗位学徒学生分成两组,一组在岗位学徒,主要由企业师傅手把手指导学生进行生产实训,另一组通过线上课程进行理论学习,完成指导教师布置的作业,查阅资料,解决学徒中遇到的问题等,两组每天定时轮换。
第四阶段(第6学期)安排在合作企业,进行职业能力培养,在工作岗位顶岗实习,独立工作,进一步强化专业综合技能及职业竞争力,并进行毕业设计及出徒考核,完成个性化培养,实现人才培养与就业良好对接。
校企共建“多元评价、持续改进”的教学质量评价机制
学院按照评价主体多元化、评价标准综合化、过程性评价与结果性评价相结合的原则,与企业共建岗位实训考核、出徒考核等标准,从学生、教师、师傅、企业等方面全面评价师徒协议履行情况、学徒实际操作水平、工作任务完成情况及取得的学徒业绩;共同制定企业学分认定制度、技能竞赛制度等;不断收集各方面综合评价信息并及时反馈,及时修正、调整和改革教学内容、教学方式,使教学质量评价工作系统化、规范化,确保出徒质量。开展现代学徒制,校企合作成立特色二级学院,学院产教融合进一步深化,学生专业技能与职业能力进一步提升,毕业生就业质量持续提高。2020年初次就业率达98.60%,毕业生就业单位满意度连续多年达98%以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