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助力潍坊市肉牛产业高质量发展,7月20日,山东畜牧兽医职业学院出台支持潍坊市肉牛产业高质量发展实施方案。方案在充分调研基础上,围绕潍坊市肉牛产业发展实际,整合专业力量,出台十项举措,将为潍坊市肉牛产业发展提供强有力的人才科技支撑。

一 、工作目标
聚焦“安格斯牛”“海福特牛”品种培育、适度规模养殖和延伸产业发展,整合学校人才队伍、专业优势、平台资源,重点围绕滨海、安丘、高密、昌乐、诸城等县市区,每年开展科技服务40次以上,开展面对面技术培训和指导30次以上;研发冻精稀释液配方3个,使受体牛同期发情响应面达80%以上,使母牛受胎率达到80%-90%,犊牛3月龄断奶成活率达到95%以上;开发地域性农作物秸秆类饲料的高效利用技术1项,微贮饲料、发酵饲料2-3种;开发低温、保健两大类高端牛肉制品以及方便类、速冻类、休闲类三大类预制菜牛肉制品,助力潍坊市培育做强百亿级肉牛产业链条,以肉牛产业高质量发展助推乡村振兴。
二、 工作措施
(一)打造全产业链混编科技服务创新团队,服务肉牛产业提档升级。组建科技服务创新团队,形成肉牛产业产学研完整架构,重点围绕滨海、安丘、高密等县市区,每年开展科技服务40次以上,积极联合行业企业组织科研攻关、项目申报、科技培训等,为潍坊市肉牛产业健康绿色发展提供技术支撑。
(二)开展高质量技术培训,打造一支肉牛产业化高端技术人才队伍。构建肉牛高质量发展培训体系,开展专项技术培训2-3次;组织开展现场观摩,持续实施千企万户服务工程。通过“百名专家联牧场,产教融合助振兴”“博士团齐鲁行”等活动,开展面对面技术培训和指导30次以上,助力潍坊市肉牛产业发展人才队伍建设。
(三)开展肉牛产业发展需求调研,形成肉牛产业高质量发展的对策建议。通过调研潍坊市肉牛发展现状与趋势,找出瓶颈与短板,形成潍坊市肉牛产业发展情况调研报告,提出促进潍坊市肉牛产业高质量发展的对策建议。
(四)聚焦肉牛产业链开展专项研究,助力行业企业解决技术难题。围绕潍坊市肉牛产业高质量发展需求,聚焦肉牛育种、养殖、疫病防控、饲料营养、肉品精深加工、粪污资源化利用等,立项重点科技专项课题5项,解决肉牛行业企业技术难题,加快科研成果向现实生产力转化。
(五)支持肉牛育繁推一体化示范场建设,协同推广肉牛高效养殖模式。持续支持山东胜伟牧业有限公司、山东雅拉养殖有限公司开展黑安格斯肉牛及海福特肉牛养殖示范推广;支持欧力菲德(潍坊)肉牛养殖有限公司新建工作,协助探索企业+养殖户的推广模式。集成并推广标准化肉牛场的规划建设方案、境外引进肉牛品种隔离场安全生产管理等技术规程及方案。使适度规模化安格斯牛、海福特牛、西门塔尔牛标准化养殖场达到150个以上,养殖规模突破18000头。
(六)建设肉牛繁育研发中心,提高肉牛良种自给能力。以学校动物良种繁育创新中心为依托,联合肉牛企业校企共同搭建潍坊市肉牛繁育研发中心,联合开展现代繁殖技术研究,研发冻精稀释液配方3个,使受体牛同期发情响应面达80%以上,使母牛受胎率达到80%-90%,犊牛3月龄断奶成活率达到95%以上。加快选育扩繁优良种牛速度,提高潍坊市肉牛种牛自给能力。
(七)校企联合开发肉牛精深加工产品,打造潍坊肉牛产品品牌。校企共建肉牛深加工“中央厨房”,生产开发高端牛肉制品以及预制菜牛肉制品,加深肉牛副产品综合利用,提高肉牛加工业的整体效益,增加产品附加值,加快肉牛产业化进程。
(八)开发多项饲料青贮技术和精准饲喂技术,助力肉牛养殖提质增效。重点是开发地域性农作物秸秆类饲料的高效利用技术1项,开发微贮饲料、发酵饲料2-3种,指导肉牛养殖场全株玉米青贮制作及使用技术年均10次以上。探讨肉牛日粮精粗饲料配制技术,筛选出适合肉牛成熟的TMR配方2-3套,并推广应用。
(九)开展肉牛场粪污无害化处理与资源化利用研究,改善肉牛养殖环境。推动实现肉牛粪污处理科学化、无害化,以牛粪为主料、秸秆类为辅料进行混合配比,添加特制微生物菌剂等,提高好氧堆肥效率,集成创新并推广好氧堆肥技术,提高肉牛养殖场的综合效益。
(十)牵头成立潍坊市肉牛产业产教融合共同体,促进人才链、产业链与创新链紧密对接。在潍坊市农业农村局、畜牧业发展中心等政府部门指导下,联合龙头企业、示范养殖场,牵头成立潍坊市肉牛产业产教融合共同体。发挥“政、校、行、企、研”各自优势,通过创新良性互动机制、完善利益联结机制、组建高水平的肉牛繁育人才队伍、组建科技服务团队等举措,把潍坊市肉牛产业做精、做强,为潍坊建设农业强市、建设畜牧业集群高质量发展齐鲁样板先行区贡献力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