强化科教融汇,赋能农牧业高质量发展

作者: 时间:2023-06-13 点击数:

近年来,山东畜牧兽医职业学院注重在科教融汇中培育新动能,不断整合学校、科研院所和行业龙头企业等多方资源,优化融汇保障,完善融汇机制,创新融汇举措,强化融汇力度,开展了卓有成效的应用科技研发,打造了一批高水平科研创新团队,实现了育人成效和科研服务双提升,探索出一条特色鲜明的科教融汇之路,为山东畜牧业发展作出了积极贡献。学校被确定为国家“双高计划”建设单位、国家骨干高职院校、全国乡村振兴人才培养优质校。

优化科教融汇保障

全面提升科技创新动力

注重发挥制度保障作用,制定实施《科研奖励办法》《科研平台管理办法》等系列制度,充分调动广大教师和科研人员开展科研工作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构建科技与教育相互促进的发展机制。

将科研成果取得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作为职称评聘的重要内容,重点解决教学科研与生产“两张皮”的问题,打通教学科研成果转化“最后一公里”。解决重大工程技术难题、在经济社会各项事业发展中作出重大贡献的专业技术人才,可直接申报评聘高级职称,近3年有3人破格聘任教授、5人破格聘任副教授。

联合山东合力牧业、广州荷德曼等行业头部企业,投资9亿元,打造两个总占地3800多亩的集人才培养、社会培训、科技研发、成果转化于一体的高水平科教融汇平台——智慧农牧示范园,为科教融汇提供坚强支撑。

学校入围国家自然科学基金依托单位,联合政府、行业企业三方共建山东省畜禽抗菌药使用减量化工程技术研究中心等46个高水平科研创新服务平台。协同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四川省草原科学研究院、青海省海北藏族自治州高原生态畜牧业科技示范园等11家沿黄单位,建成黄河流域牛羊产业高质量发展协同创新中心。近5年,依托各类创新平台开展科学研究,获省、市科技进步奖等60多项,授权国家专利500余项,制定地方标准、行业企业标准等50余项,开发省级以上畜牧主推技术6项。

完善科教融汇机制

合力打造高水平科研创新团队

学校与科研院所、行业企业建立师资双岗互聘、联合培养机制,实施“丰羽、展翅、腾飞”教师科研创新能力提升三大工程。

“丰羽工程”鼓励青年教师到科研院所、企业学习锻炼,参与技术研发平台、教学创新团队、技术技能创新服务团队等建设,着力提升青年教师技术技能和双师素质。

“展翅工程”注重完善骨干教师遴选和管理办法,鼓励骨干教师到科研院所、企业挂职锻炼,提高指导企业改进产品工艺和解决生产技术难题的能力,实施出国研修计划,培养精技善教的骨干教师。

“腾飞工程”依托各级技术技能创新服务平台,全面提升专业(群)带头人在专业(群)建设、技术研发与社会服务等方面能力,建立聘请行业领军人才参与专业(群)建设、横向课题研究等的专业(群)双带头人制度,培育名师大师。

3年来,学校获评全国高校黄大年式教师团队、国家职业教育教师教学创新团队、国家课程思政教学团队,培育全国高校教学名师1人、全国五一劳动奖章获得者1人、省级以上教学名师和山东省农业产业技术体系创新团队岗位专家(站长)等高层次教学科研型高层次人才73人,教师获国家级、省级大赛奖励35项。

创新科教融汇举措

不断提升人才培养质量

紧紧围绕国家战略和农牧产业升级需求,将科技创新思维、方法和内容融入学校专业课程体系中,实现教育链人才链产业链创新链深度融合,科学技术研发过程与人才培养环节内容的交融贯通。

联合科研院所、企业人员共同参与专业设置和人才培养方案论证,以行业企业新技术新成果改造传统专业,建设智能控制技术、工业机器人技术、物联网应用技术等新专业,加强新农科国际范式专业建设,实现科技变革下人才培养与产业需求的全方位对接,着力服务行业智慧化发展。

构建“1+N”现代学徒制人才培养模式,将科学精神、创新思维融入育人全过程,实现招生即招工、入学即入企,全方位培养农牧复合型人才。强化岗位课程教学,组建由1个大师傅和“N”个岗位师傅组成的“1+N”企业师傅团队,将行业新标准、新规范、新技术、新成果转化为岗位教学内容,潜移默化引导学生树立科研创新思维,让学生感兴趣、能思考、想动手。

提升超融合数据中心,采用信息化手段,开展异地实训教学,实现了处处可学、时时能学。发挥科研团队育人功能,在科研和服务企业过程中,吸纳有兴趣、成绩优秀的学生以辅助科研的形式参与其中,从基础的科研准备开始,逐步学习相关实验技术,了解科研项目与产业服务关系,提升学生科学素养和创新能力。

将师生科研成果纳入双创实践,选拔有创新思维和创业意向的学生开展“创业先锋特训营”培训,对于已有雏形的创业项目开展辅导和扶持,校企联合建立创新创业合作平台等,提升学生创新创业能力。科教融汇育人成效明显,学生获全国职业院校技能大赛一等奖7次、二等奖4次,获中国国际“互联网+”大学生创新创业大赛国赛银奖3项、铜奖3项,省赛金奖5项、银奖9项、铜奖7项,“挑战杯”中国大学生创业计划竞赛全国决赛铜奖。

强化科教融汇力度

积极助力农牧产业高质量发展

不断深化教学、科研与社会服务相互融合、相互促进的关系,将科研成果转化与应用落到社会服务过程中,打造科技服务品牌,助力现代农牧业发展。学校建立形成“科技特派员乡村振兴乡村行”“百名专家联牧场 产教融合助振兴”“博士团齐鲁行”“科技服务万里行”等科技服务长效机制。近5年,服务指导养殖企业技术升级改造200余项,服务新型农业经营主体数千家,培训农牧行业从业人员50000余人次,创造了巨大的社会效益。

立足人才和科技优势,把新技术、新工艺、新产品直接送往生产第一线,破解农牧企业和新型农业经营主体遇到的技术难题,打造全国高素质农民培训品牌。组织农牧管理干部和技术人员、农牧民,开展现代农业创新知识、现代畜牧养殖新技术、农产品质量安全技术等系列培训,提升农牧人才队伍科技水平。

援青专家王云洲把山东省先进畜牧养殖技术播撒在海北大草原上,开展各类农牧生产新技术培训100余次,受众2万余人次,被誉为“祁连山草原的羊专家”。董建宝博士在服务中首次发现了驴源马链球菌新基因型菌株,应邀在世界马链球菌病研讨会作专题报告,分享科研成果。援藏教师赵满达参与研制的“日喀则市青稞秸秆高原氨化技术与饲喂技术规范”,使青稞秸秆饲喂利用率高达95%以上、营养价值提升36%左右,每年为当地节约饲草采购资金16亿元。学校科技服务万里行服务团队两次被团中央评为“国家级重点服务队”。(杨域 申大盟 娄晓静)

 

山东畜牧兽医职业学院双高建设专题网站